一、背景及報考動機

  (一)背景

     我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100級),但因對於教育沒有任何熱忱,

     在大一剛入學不久就毅然決然把師培生資格退掉了,

     打定這輩子絕對不當老師,當時被家人不諒解認為我都不留後路,

     然而當時的我還是個傻氣大一新鮮人根本不以為然,堅持自己的決定。

  (二)報考動機

     就維持這股傻勁直到大四...看著同學們各個都忙實習、忙考教檢時,

     不用實習也不用教檢且只要128學分就可畢業的我開始慌了......我呢?要幹麻?

     那時男友覺得或許可試試別條路,考公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選考科時原先考慮本行的「教育行政」,但我的教育測驗與統計完全無法,

     加上還有天書般的教育哲學(差點被當有陰影)...,所以就放棄這個選項。

     後來討論後男友認為我有學過心理學且人事這幾年開缺狀況穩定也多,

     就決定考「人事行政」,那時我完全不知道人事行政到底是做些什麼...

二、考生二三事

  (一)堅定的心

     國小階段讀書對我來說是一塊蛋糕,但漸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愛讀書,

     舉凡漫畫書、小說、雜書、閒書等等的書或字很多的東西我都不愛看,

     所以當初收到那座山一般高的函授時其實心中覺得很恐懼,認為自己真的可以嗎?

     但我唯一優點(?)就是很愛面子(?),都信誓旦旦說要考還砸大錢買下去了豈能放棄?

     再想到若放棄,該做什麼?沒有實習也沒有教師證可能連補習班都不要我吧,

     難道要每天做到累死月休4天然後也賺不到什麼錢存不到錢還每天被罵嗎?

     想到「未來」這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的意念已經比什麼都還要堅硬了,

     因為我絕對不要也不想被人家認為我很弱、我半途而廢、我就是辦不到!

每人的動機及信念不同,找一個可以支持你走下去的理由,堅持就對了!

(二)讀書會

     因是買函授在家讀,所以從準備考試以來沒有參加過任何讀書會,

     頂多是跟幾個比較好的朋友遇到問題會線上討論問題或互相做練習交換批改,

     我認為自己讀的好處是可以節省時間,不必成群結隊或擔心得罪他人,

     所以到底要不要組讀書會的部分我無法提供意見,看個人讀書習慣而定。

  (三)筆記

     我很龜毛,寫字也不快,筆記這東西每次搞都要搞很久,

     好像在做什麼個人生涯履歷一樣,整齊、乾淨、顏色都要很講究,

     但往往一開始很認真在弄,後來發現根本沒有美國時間而草草放棄,

     所以我的筆記通常都只有前面章節的東西......所以後來乾脆記在課本,

     去考試時大家都看筆記,我就真的是帶著那些很厚的課本在看...

     有真的完整做完筆記的科目:考銓、民總。

  (四)文房四寶

     有時看板上有人會很CARE墨水顏色等問題,就提供參考:

     立可帶:PLUS 4.2mm

     筆:Uni-ball signo UM-120 黑 0.5
       Uni-ball signo DX UM-151 黑 0.5(一般常見的)

  (五)心靈寄託

     家住員林附近,第一年因上課聽函授不想帶太多東西所以都在家讀,

     第二年開始全自修模式啟動後就開始尋找適合的讀書地點,

     自知屬於在家會偷懶鬆懈玩手機起不來那種人,無法在家自修,

     有考慮過員林圖書館但進去氛圍我不是很喜歡人又太雜太多,

     就發現員林鎮公所對面的「興賢書院」有提供空間供人家自修,

     去了幾次,那兒雖然有人會在那聊天唱歌下棋跳舞等等的,

     但是在那裡我覺得心裡反而比在圖書館寧靜也比較坐得住,

     就決定長期在那裡當釘子戶了,加上每天都要去搶自己喜歡的位置,

     慢慢的會有一個頻率跟節奏,習慣那裡的運作、那裡的一切,

     每早到了就是先向文昌帝君及孔子請安,晚上回家也向祂們感謝後才離開,

     到了考試前更是每天祈求,幾乎跪在文昌君面前訴說時都會流眼淚......

     建議不論是信仰什麼宗教,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抒發心情的對象或慰藉,

     適時發洩負面情緒,面對壓力的情緒焦點因應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不管在哪兒讀,找到對的、適合自己的磁場,其它就只剩讀書。

三、前言

  100年3月19日那天到志光買超級函授後正式開啟公職之路...

  但因當時還沒畢業,覺得還有時間玩,整個心思很不定也沒有認真看待這件事,

  在收到所有函授正式動工也已經是六月畢業後的事情了。......

  我買的是「三等人事行政 專業科目 CD」,也就是沒有共同科目也沒有影像,

  剛開始上課很痛苦,只有MP3聲音檔...搭配看板書然後課本一堆看不懂的內容,

  一直到了要考100年地特前,我免強只把四等(普考)的範圍給聽完但沒複習過就去考,

  我沒買共同科目只單買憲法課本自讀,法緒也是0進度的情況,簡直是一團亂。

  雖買三等函授,但第一年鴕鳥心態只考四等跟普考......

  是在101年普考放榜後差2分,才下定決心朝向三等的目標來努力。

  在這真心建議有心要考的人,還是要買共同科目來念,不要小看它們,

  省小錢可能會花更多時間,然後要就一次就朝三等(高考)的方向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